超市幼儿玩绿豆事件:公共秩序与家庭教育的警钟

发布于:2025-07-15 阅读:0
7月13日,江苏扬州一女子将穿纸尿裤孩子放超市绿豆框玩耍,家长一旁嬉笑。视频引发关注,超市14日回应马上下架绿豆并召回已售部分,还将找涉事家长。此事暴露出食品安全、公共秩序及家庭教育问题,引人深思。

近日,一则“家长让幼儿坐超市绿豆中玩耍”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,迅速登上热搜。在江苏扬州的一家超市里,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。

幼儿玩绿豆

视频中,一个穿着纸尿裤、流着口水的幼儿被大人放进售卖的绿豆框里肆意玩耍,旁边的大人不仅没有制止,还在一旁嬉笑旁观。这一画面被其他顾客拍下并传播开来,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公共文明的担忧。

从视频可以看到,这个看起来不足两岁的幼儿仅穿着纸尿裤,光着身子直接接触散装绿豆。孩子玩耍时口水不断滴落到绿豆堆中,小手不停抓捏豆子,周围散落着被弄出框外的绿豆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孩子还多次试图将手中的绿豆送入口中,而旁边的成年人只是简单劝阻,并未将孩子抱离食品区。

7月14日,涉事超市工作人员向媒体回应,表示已经看到视频,会马上下架这批绿豆,并贴公告召回已售出的绿豆,同时超市也会寻找这位将孩子放进绿豆框的家长。超市的这一处理方式体现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,在零售行业中,这种全批次召回的情况并不多见。不过业内专家指出,散装食品一旦被污染很难彻底处理,超市因此造成的损失可能需向涉事监护人追偿。

超市下架绿豆

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食品安全问题,它还折射出了公共秩序和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。从公共道德层面来看,超市是公共购物场所,不是私人游乐场,家长的这种做法破坏了公共秩序,也给其他顾客树立了不良示范。若人人都如此随心所欲,公共环境将混乱不堪。

在育儿观念上,部分家长可能存在误区,将孩子视为私有物品,忽视了孩子作为社会一员应遵守的公共规范,也模糊了家庭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。这种纵容,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,甚至可能导致孩子难以融入社会。科学育儿,应是在给予孩子关爱与自由的同时,注重培养其规则意识与社会责任感。

此前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。不久前在浙江宁波超市,一位约两岁男童将货架商品扔到地上取乐,工作人员上前制止时,旁边的黑衣母亲却恼羞成怒,最终带着孩子扬长而去,留下一地狼藉由员工收拾。而与之截然不同的是2021年发生在深圳超市的一幕,一个小男孩不小心将红豆绿豆混在一起,母亲现场陪儿子花了整整两小时将豆子一颗颗分开,分拣结束时孩子手心满是汗水,也懂得了责任的分量。

家庭教育

家庭教育专家指出,超市作为公共空间,正是教育孩子社会规则的绝佳场所。给孩子立规矩时,规矩里必须要有爱,只有爱参与的规矩,才能让规矩充满力量直接进入孩子的内心。在公共场所教育孩子尊重规则,实质是在保护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。

对于此类事件,超市有必要加强管理。除了增设防护设施、加大巡查力度外,还可通过宣传教育,引导顾客文明购物。同时,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,增强公共意识,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。只有家长、商家以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,才能营造一个安全、文明、和谐的公共环境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超市 幼儿玩绿豆 食品安全 公共秩序 家庭教育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