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盆地高温持续,强降雨即将缓解

发布于:2025-07-17 阅读:0
近期,四川盆地高温持续霸屏,多地气温突破40℃。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致高温“超长待机”,给生活生产带来不便。不过,18日晚到20日将有降雨,能缓解高温,但需防范强对流天气。

近日,四川盆地的高温天气持续“霸屏”,成为全国天气舞台的焦点。连续多日,该区域稳居全国高温榜前列,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℃,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较大影响。

四川盆地高温

据中央气象台7月16日18时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显示,陕西关中至黄淮中西部以南大部地区、新疆大部、内蒙古西部等地有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。其中,四川盆地中南部、重庆西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℃以上。四川省气象台也于7月16日8时50分升级发布高温黄色预警,预计7月16 - 18日,盆地大部日最高气温35 - 39℃,中东部部分地方可达40℃以上。

此轮高温天气中,四川多地气温飙升。7月16日,全省超过35℃的站点有120个,占比76.9%;超过37℃的站点有108个,占比接近70%。全省最高气温出现在渠县和石棉,达到了41℃。成都市气象台预报,17日最高气温将直冲40℃,目前全市有67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中。

四川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肖红茹介绍,此次高温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。与6月中旬受青藏高压控制形成的“干热”不同,副高控制下,早晚多分散阵雨或雷雨,属于“湿热”,让人感觉更加闷热。预计此次高温从7月14日持续到18日,17日将发展到最强。18日,盆地西部、北部云量会增多,最高气温会有所下降,但盆地中部到南部一带高温还将维持。

长时间的高温天气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持续的酷热使得用电量急剧攀升,给电力供应带来较大压力。不少市民选择减少户外活动,室内空调成了“消暑神器”。街头巷尾,各类冷饮店生意火爆,市民们纷纷购买冷饮降温。

高温影响

在农业方面,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。正值农忙时节,高温导致稻田水分蒸发严重,对处于抽穗灌浆期的水稻影响较大,如果持续高温,可能会使水稻结实率降低,出现更多“瘪壳”稻穗。

究其根源,气象专家指出,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是关键因素。今年,强盛的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联手,形成巨大的暖性高压带,牢牢控制着南方地区,致使高温天气“超长待机”。具体到四川,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,副热带高压控制范围和强度不断增加,对冷空气的抵抗能力变强。再加上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环绕的特殊地形,热量难以消散,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天气。即便有冷空气南下,也会被高山阻挡,无法迅速渗透,这就使得高温持续时间进一步延长。

不过,好消息是,一场解暑的强降雨已“在路上”。据四川省气象台预报,18日晚上到20日,四川盆地将迎来一次比较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,局部地方雨量较大。此次降水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温,但由于能量和水汽条件较好,大气不稳定,短时强降水、局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也较为明显,需加强防范。

强降雨

气象部门提醒,高温天气期间,市民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,做好防暑降温措施,及时补充水分。户外工作者要注意调整工作时间,避免长时间暴晒,预防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。同时,相关部门需做好电力调配、农业抗旱等应对工作,以降低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四川盆地 高温天气 强降雨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