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今夏蝉鸣成“灾”,专家解析背后原因

发布于:2025-07-21 阅读:0
今年上海蝉数量激增,蝉鸣扰人、滴液添乱成热点。专家称是大小年叠加,不同周期蝉同步羽化,且气候适宜、绿化好利于繁衍。虽带来困扰,但蝉是生态一环,建议平和看待,相关部门已行动。

随着盛夏来临,上海市民被蝉的问题困扰不已。不少人抱怨夜间蝉鸣吵得无法入睡,树下滴液也让人头疼。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,引发广泛关注。

上海蝉鸣

为何今年上海蝉大量出现?专家给出了科学解释。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周兴苗表示,蝉存在“大小年”现象,今年恰好遇上蝉的“大年”,不同生长周期的蝉品种叠加出现,多种类同时迎来“大年”,使得蝉的数量格外多。蝉的生命周期通常为3 - 7年,不同品种的蝉生长周期也有所不同。比如上海常见的黑蚱蝉,生长周期一般为3 - 5年;蒙古寒蝉则需要5 - 7年。今年,这些不同生长周期的蝉恰好同步迎来羽化高峰,大量若虫集中破土而出,羽化为成虫,导致蝉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。

周兴苗还指出,蝉的“大小年”现象与多个因素有关,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因素。蝉卵在秋冬季孵化并落入土中时,环境和气候条件会影响其后续生长。今年上海的气候条件较为适宜,为蝉的繁衍提供了有利环境。上海市林业总站昆虫研究室主任陈明华解释,过去三年的气候条件形成了“完美组合”。2020 - 2022年连续三年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.2 - 1.8℃,土壤冻结期缩短,若虫越冬死亡率降低约30%。2021年上海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减少25%,这种适度的干旱反而有利于蝉若虫存活。加上今年5月气温平稳回升,没有出现倒春寒,羽化成功率创下新高。

城市绿化

除了自然因素,上海城市绿化的发展也为蝉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。近年来,上海持续推进“生态之城”建设,绿化覆盖率不断提升。悬铃木、香樟、柳树等蝉喜爱的树种,在大街小巷、公园绿地随处可见。这些树木不仅为蝉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,还成为它们理想的产卵场所。蝉以植物汁液为食,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树木的汁液。每棵健康的乔木可承载数十只蝉完成生命周期,绿化面积的扩大直接提升了蝉的生态容量。

对于市民反映的“滴水”现象,周兴苗解释,这些液体可看作是蝉的尿液。蝉属于半翅目昆虫,以植物汁液为食,属于刺吸式取食方式,其肠道会将吸收的汁液部分排出。这种液体除了水,还含有氨基酸、糖类等营养物质,因此带有甜味,但对人体和衣物无害,只是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和清洁上的麻烦。

蝉鸣较往年更为明显也是因遇上“大年”的原因。这是雄虫在成熟阶段的求偶行为,与城市照明、绿化等关系不大。针对市民关心的如何解决蝉鸣和滴液带来的困扰,周兴苗认为,完全解决蝉鸣难度很大,这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也是夏天的标志,没必要苛求“完全宁静的夏天”,可自行前往无蝉鸣的地方。至于滴液现象,可通过打伞等物理隔绝方式应对。

生态平衡

从生态角度看,蝉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蝉的若虫在地下生活时,通过挖掘洞穴,能疏松土壤,改善土壤结构;成虫羽化后,又为鸟类等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,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,维持着城市生态的平衡。

面对蝉群激增,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已启动应急响应。在世纪公园试点区,工作人员采用物理防治法,在树干1.5米处缠绕20厘米宽的粘虫带,单棵树日均捕获成虫17只。同时引进声波干扰设备,通过发射特定频率声波驱散聚集蝉群。对于普通市民,专家给出实用建议:在住宅区可以定期清理树下落叶,破坏若虫栖息环境;庭院种植薄荷、迷迭香等驱虫植物;避免使用广谱杀虫剂以免伤害天敌。

预计8月下旬蝉群数量将自然回落,但专家警告,如果不采取长期生态调控措施,明年情况可能更加严重。未来,城市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绿化策略,科研机构也应加速开发生物防治技术,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上海 蝉鸣 气候条件 城市绿化 生态平衡

相关文章

  • 12306 APP 升级:功能迭代,出行更便捷

    12306 APP 升级:功能迭代,出行更便捷

    12306 APP 不断升级优化,推出空铁联运服务,实现飞机高铁无缝衔接;还清晰标注车站与城市名,增加订餐积分等功能。春运试点自动提交订单,电子发票也完善了格式···

    2025-07-21

  •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:世界第一高桥的桥旅融合奇迹

   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:世界第一高桥的桥旅融合奇迹

    近日,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的“空中电梯”封顶,计划9月底通车。桥全长2890米,主跨1420米,将刷新山区桥梁纪录。其以独特桥旅融合模式,设观光电梯···

    2025-07-21

  • 南宁女子被造黄谣,三年艰难维权之路

    南宁女子被造黄谣,三年艰难维权之路

    南宁90后女孩苏雨晴和吴女士被造黄谣后,生活陷入困境,失业、抑郁、离婚接踵而至。但她们未妥协,历经三年艰难维权。虽获道歉,赔偿却难落实。本文还介绍了“苏···

    2025-07-21

  • 上海今夏蝉鸣成“灾”,专家解析背后原因

    上海今夏蝉鸣成“灾”,专家解析背后原因

    今年上海蝉数量激增,蝉鸣扰人、滴液添乱成热点。专家称是大小年叠加,不同周期蝉同步羽化,且气候适宜、绿化好利于繁衍。虽带来困扰,但蝉是生态一环,建议平和···

    2025-07-21

  • 多起猥亵案件敲响安全警钟,法律守护权益刻不容缓

    多起猥亵案件敲响安全警钟,法律守护权益刻不容缓

    近期多起猥亵案件引发关注,有醉酒车主猥亵女代驾,冒牌心理咨询师猥亵青少年,还有猥亵男童等案件。这些案件凸显社会安全问题,同时法律也对犯罪者作出惩处,提···

    2025-07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