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申遗失败传闻背后:文化传承需尊重历史真相

发布于:2025-07-23 阅读:0
近期网络盛传韩国申遗失败,引发大众关注。实则该消息为假,韩国非遗项目无异常。但韩国申遗常挪用中国文化,如泡菜、端午祭等。我国有44项联合国承认的非遗项目,文化传承应尊重历史,构建文化自信。

近日,中文互联网上一则“韩国申遗失败”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。消息称“中国文化遗产鉴定中心于2025年5月30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137项证据,质疑韩国五项非遗项目的原创性 ,并要求韩国在45天内(截至7月14日)提供千年传承证据”,后续还有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闭韩国申遗通道”等说法。

韩国申遗

这一消息让国人振奋,毕竟韩国“偷”中国文化的行为由来已久。从汉服、泡菜,到端午祭、春节,韩国几乎无所不“偷”,甚至试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解构,在国际社会搞出“春节是‘Lunar new year(农历新年)’不是‘Chinese new year(中国新年)’”的说法。

然而,经核实,这是一条假新闻。所谓的“中国文化遗产鉴定中心”并非在我国民政部登记过的正规机构,无法在民政部官网查询到相关数据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查询,截至7月21日,韩国独自或与其他国家共同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项目共有23项,“江陵端午祭”“泡菜制作”等饱受争议的非遗项目仍在数据库中。

中国文化

事实上,按照联合国的工作程序,撤销非遗资格手续复杂,需多方审议且全程公开透明。若有此类情况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第一时间发布正式书面声明,而目前并未查询到相关声明。

早在2016年,我国文化部就指出,非遗申报目的是“共享”,多国拥有同源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其他国家仍可单独申报。例如2008年韩国的“江陵端午祭”申遗成功后,2009年我国的端午节也同样申遗成功。

从此次事件可以看出,我们应认清文化传承的本质,构建真实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。我们拥有44项联合国承认的非遗项目,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,这是我们文化底蕴深厚的有力证明。

非遗保护

在全球化背景下,文化交流日益频繁,我们应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特价值,同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根脉。对于韩国的申遗行为,我们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,用事实和证据维护中国文化的尊严和权益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韩国申遗 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 非遗保护

相关文章